概况
台中港位于台湾岛西海岸中部台中县梧栖镇,是台湾新辟的国际港。
为减轻基隆、高雄两港的营运压力,台湾于1973年开始兴建台中港,1976年加入营运。港口位处北纬24度17分,东经120度29分,港区土地面积1495万公顷,港区泊地水域487万平方米,港口航道水深12.5-13米,可容5万吨船舶出入,港区内各主航道水深13米。到90年代初,该港有仓库8座,可容纳16.1万吨货物;营运码头29座(规划兴建码头78座),长6530米,可停船泊29艘;拥有起重机21台,堆高机95台,驳船3艘,拖船8艘。目前重大建设工程包括港区及联外道路新建工程、港口第二期扩建工程、9至11号码头整建工程等。
台中港不如高雄、基隆两港繁忙,但面积大,且可开辟新生地,兴建新码头,很有发展潜力。同时,台中港不仅距台湾南北交通枢纽的中山高速公路很近,且距对岸的厦门港只有110海里,普通船航程只需5小时,是两岸通航的最佳港口之一。
台中港以大宗谷类、肥料等散货运输为主。2002年年,台中港进港船舶5546艘,总吨位7688万吨;出港船舶5535艘,总吨位为7669万吨;全计进、出港船舶11081艘,总吨位15357万吨;货物吞吐量4361万吨,货物装卸量8151万吨,集装箱装卸58万个标准箱。
港区配置
- 滨海游憩专业区、渔业专业区:设置梧栖渔港、白海豚生态馆(兴建中)。
- 食品加工专业区:提供食品原物料加工产业进驻。
- 港埠服务专业区(Ⅰ):港埠服务、检疫等相关及附属设施。
- 港埠服务专业区(Ⅱ):港口商办相关用途、台中港旅客服务中心。
- 仓储转运专业区:设置经济部中港加工出口区。
- 电力专业区(Ⅰ):设置台中发电厂及相关附属设施。
- 电力专业区(Ⅱ):提供设置低污染性电厂或风力发电机组。
- 石化工业专业区(Ⅰ~Ⅳ):设于外堤区,提供相关石化产业进驻。
- 工业专业区:提供能源、电力、钢铁、石化或其他经商港经营事业机构进驻,投资兴建厂房、仓库、堆置场、物流中心及相关设施,但不得露天堆置散货使用。
- 自由贸易港区:开发范围包括1号至18号码头、20A至46号码头、西1至西7码头、港埠产业发展专业区82.55公顷,及石化工业专业区9.2公顷,申设总面积达627.75公顷,是台湾目前营运自由贸易港区六港中面积最大者。台中港2013年自由贸易港区贸易量为12,637,515公吨,排名台湾第一;台中港2013年自由贸易港区贸易值约为新台币3,841亿元,排名亦为台湾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