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Keelung)港口介绍
五字代码 | TWKEL | 城市 | 基隆 Keelung |
---|---|---|---|
港口 | 基隆 | 港口 | Keelung |
国家/区域 | 中国台湾省 台湾省 | 港口类型 | 城市 ,基本港 |
航线 | 台湾 | 港口详情 | 查看 |
概况 基隆港是位于台湾北部基隆市的海港,为中华民国四座国际商港之一,也是台北的外港、以及北台湾首要的海运枢纽,营运机构为台湾港务公司基隆港务分公司。整个港区被基隆市中心环绕,运输方面以货柜为主、散货为辅,并有数条国内外客轮航线固定弯靠。至2010年止,基隆港为世界第54大货柜港。 港埠为海陆运输之枢纽,客货进出之门户;基隆港自清光绪12年(1886年)建港迄今,舟楫猬集,川流不息,一直伴随着台湾经济之繁荣发展而茁壮成长;今日台湾之富足康乐基隆港有不可磨灭之功绩。根据台湾财政部统计资料,民国104年(2015年)度全国关税总收入(基隆、台北、台中、高雄)共为台币1,909亿余元,其中经基隆港收入为台币653亿余元,占总收入34.23% 本港自民国五十八年起兴筑第一货柜基地,并逐期增辟第二、第三货柜基地。至民国2014年止,计有十五座货柜码头;三十一部桥式起重机。港区东西两岸,总共兴建了各式码头 56 座,码头长度共达 9,000 多公尺,港域面积约 572 公顷,可提供 6 万吨散杂货轮 16 万吨级豪华邮轮及近 10,000TEU 货柜船靠泊。 港口现况西岸货柜储运场北柜场
西岸货柜储运场北柜场
东岸柜货柜储运场
西岸货柜储运场南柜场散杂货码头作业
港区环境及设施
军港
渔港大沙湾以北,与和平岛、八尺门邻近的水域为基隆港的渔用码头区(1998年正式划为“渔业专用区”),又名“正滨渔港”,为台湾重要远洋渔业基地之一。 联外交通铁路
高快速公路
一般干道
营运航线
发展历程
发展瓶颈与对策
兴建新港
开放观光
港市合一
未来规划由于现有港区短期内无法扩建,为了因应台北港将对基隆港的货运业务造成的威胁、与邻近国家港口的竞争,以及两岸三通后所 带来的客运荣景,基隆港将从原本偏重货物运输,转型成为客运、货运并重的“加值型物流港”。未来基隆港将朝向“东客西货”的方向来发展,东岸以客运与观光 游憩为主,西岸则继续作为货运运输的基地;而配合基隆市中心的都市更新计划,未来基隆港部分码头的功能将进行调整,港区部分后线区域也将开放商业开发,以 达致基隆港、市发展之双赢。 下列为基隆港进行中的发展计划:
基隆港南岸的 港区(东4码头—西4码头之间)邻近市中心,为配合基隆市政府推动的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案,邻近基隆车站的小艇码头、西1码头、西1B码头 的后线将解除管制,成为向公众开放的水岸广场(码头岸线仍继续维持现有功能)。西2—西4码头将配合此都更案改造成为“客运专区”,并新建容纳客运航厦、 港务机构合署办公之新港务大楼,将成为基隆港新地标;东2—东4码头则规划成为国际邮轮基地,并引进民间资金来开发。新港务大楼原规划于2016年完工启 用,但因计划拆除做为其建地的西三码头仓库在2014年底列为历史建筑保护,使整个工程必须重新规划,目前倾向改为在东岸兴建。
台湾国防部已在2011年6月同意将军方原有在基隆港西岸呈分散状的5处军用码头集中至牛稠港水域的西9—11码头,并在此划设“军事专业区”,以利港 区栈埠与后线的整合。预计2013年6月完成。此外,台湾港务公司亦规划将海军舰队使用的东5码头收回自用,以使基隆港所有的军用码头都能迁移至牛稠港军 事专业区;但军方以东5码头的战略地位无法取代而拒绝。未来如得以迁移,该军事专业区将扩大至西5码头。 本港东防波堤于99年完成延建后,暂无进一步扩建外廓设施需求,基隆港计划进港船型以6,000TEU超巴拿马极限货柜轮及6万DWT巴拿马极限型散货轮,以及5万总吨级国际观光邮轮为目标,其中6,000TEU货柜轮须在限水呎及正常天候下进泊。基此,依本公司报奉行政院101.09.05院台交字第1010054108号函核定核定「台湾国际商港未来发展及建设计划(101~105年)」,摘要基隆港未来发展计划如下: 外廓及水域设施规划及未来发展(一)外廓设施 东防波堤延伸工程已完成,维持现有防波堤配置。 (二)水域设施 港内水深已配合各区位码头浚深,除例行性淤泥浚挖外,无再进一步浚深需求。 未来营运应注意疏浚作业必须依各航道泊渠设计水深办理,容差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码头结构安全。为因应本港长期港池疏浚土方处置需求,本期程内将进行专案评估作业,于港口附近或港区内研选适合之区位作为长期收容土方填区。 栈埠设施规划及未来发展1.东1码头 岸线供非营业船舶停靠,后线维持现有公园绿地用途。 2.东2~东4码头(南段188.3m) 维持现有客货运输功能,供国际邮轮靠泊使用,码头用途将定为客货运码头。基港大楼维持提供旅客通关服务,兼作本分公司办公室使用。 3.东4码头(北段118m)~东5码头 东4码头北段118m~东5码头及其后线目前提供海军131舰队使用,该区位分隔商港营运码头,且影响都市交通,亟待迁移。将来迁移地点尚待本分公司与军方协调。 4.东6~东7号码头 此二座码头转为多用途码头,后线发展物流作业区,强化自由贸易港区功能,后线东7库已租予联兴公司经营,且本区位连接东岸货柜储运场,后续营运将朝向鼓励业者整合本区位扩大经营关外运量,或开放供中小企业发展多国拆拼柜、配销及加值业务。 5.东8~东11号码头 东岸货柜储运场已签订租期至民国117年,在本期程内将持续由民间承租经营货柜装卸储转及自由贸易港区相关业务。 6.东12~东16号码头 公务码头区,供军事、港勤及海巡署等公务船艇使用。 7.东17号码头 散杂货码头,本码头已完成改建为-8m 水深码头,将维持目前使用形态,供国内航线散杂货船装卸为主。 8.东19~东22号码头 东19、东21及东22号码头为散杂货码头,以卸运砂石为主,在此区位卸载砂石虽可能影响市区交通及环境,但东岸联外道路于102 年完工启用后,此影响将可获得有效改善。现阶段无其他可替代码头,仍应维持目前使用型态。东20号码头水深较浅,仅适宜供离岛航线小型船只靠泊。后线土地属自由贸易港区范围,仍维持作为物流作业区,后续营运将朝向鼓励业者扩大经营关外运量,发展多国拆拼柜、配销及加值业务。 9. 忠一路水岸 已兴建为基隆海洋广场,在东1码头、忠一路临港岸线及西岸小艇码头间之港内侧,铺设一宽约30 m 的木栈观景平台。 10.小艇码头、西1、西1B码头 小艇码头、西1~西1B 号码头目前供既有观光小艇、海巡署与海关舰艇停泊使用。后续配合基市府招商中之 “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计划”,后线转作为“ 新交通转运中心”更新单元开发,岸肩保留水岸步道,岸线仍维持现有交通码头、公务码头功能。 11.西2~西3 号码头 西2~西3码头已开放供基市府办理 “基隆火车站暨西2 西3 码头都市更新计划”,招商作业正进行中,后线供 “基隆火车站暨西二西三码头都市更新计划”开发,设置办公室、购物中心、饭店、商务住宅等,发展“ 新西岸商业城”。岸线及岸肩30m 宽供客运(含随客货运)使用。在“基隆火车站暨西2西3码头都市更新计划”未完成招商前,本区仍继续供国内航线客轮停泊,完成客运观光商业专区建设后,将转作为客运码头,实际营运将兼营随客货运,仍属客货运码头。 12.西4号码头 在基市府「环港核心商业区都市更新计划」中,本区将结合西5、西6码头发展为「新海洋地标广场」。西4码头现正由本分公司配合都市更新计划推动「基隆港区整体发展计划-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业于民国 101年4月20日奉行政院核定,建设完成后将并同西2~西6码头发展为两岸客运观光商业专区。在「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未实质开发之前,本座码头仍作为杂货码头使用,完成客运观光商业专区建设后,实际营运将兼营随客货运,仍属客货运码头。 13.西5~西6号码头 本码头区现为军用码头,在基市府「环港核心商业区都市更新计划」中,本区将并同西4码头发展为「新海洋地标广场」。本分公司推动中之「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目前为因应两岸客货量之急速成长,已完成专案陈报修订计划,计划扩大基地范围,将西5、西6 码头纳入西岸客运船席调度,经协调后,军用西5、6 码头及后线土地将与西9 交换,军方完成搬迁后,西5、西6 土地交回本分公司供「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使用。 在「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未实质开发之前,本座码头仍作为军用码头使用,完成客运观光商业专区建设后,实际营运将兼营随客货运,仍属客货运码头。 14.西7~西8号码头 现为杂货码头区,已并同后线西7、西8 库及西9 后线作为自由贸易港区,考量本区位较独立且无货柜码头可就近支援,在本期程将转为多用途码头,以利业者经营自由贸易港区事业。 15.西9~西11号码头 本码头区位于牛稠港渠底,目前由海军基隆后勤支援指挥部(原海军第三造船厂)使用。西9 码头后线转为军方用地。西9~西11 号码头仍维持既有之军用码头型态。 16. 西12 号码头 本码头将依据行政院秘书处99年1月20日院台交字第0990091393 号函送之99年1月13日研商「基隆港区都市更新案相关事宜」会议纪录暨本分公司99年2月9日召开之「基隆港军方西5、西6 码头相关设施迁建及规划事宜案工作小组协商会议」结论,配合「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时程,于民国105 年以前转为军用码头,后线(不含岸肩)仍供货物仓储使用。 17.西12B码头 本座码头北段68m将依据行政院秘书处99年1月20日院台交字第0990091393 号函送之99 年1月13日研商「基隆港区都市更新案相关事宜」会议纪录暨本分公司99年2月9日召开之「基隆港军方西5、西6 码头相关设施迁建及规划事宜案工作小组协商会议」结论,配合「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时程,于民国105 年以前转为军用码头,后线(不含岸肩)仍供货物仓储使用、化学品等散装货物。 18.西14~西15号码头 西14~西15号码头为西岸主要杂装码头,在近程阶段将维持现有功能,鉴于该等码头结构老旧且岸线配置转折使用效能较低,待基隆港物流业务运量有效扩展后,改建转为多用途码头,后线发展物流作业区,未来如民间业者提出经营需求,亦可配合提前办理改建转型。 19.西16~西18码头-西岸货柜储运场南柜场 本码头区及后线土地在近程阶段维持现状,仍采自营方式,在北柜场(第一突堤)整建期间分担自营运量。 20.西19~西21码头-西岸货柜储运场北柜场(第二突堤) 西19号码头~西21码头并同部分后线已签订租期至民国134年,本码头区及后线土地,维持民间承租经营方式。 21.西22~西26码头-西岸货柜储运场北柜场(第一突堤) 西22、西23 号码头有码头结构安全问题,近程阶段将就北柜场(第一突堤)办理整建工程,码头整建对象为西22、西23 号码头,其余码头及后线柜场维持现况配置。本区码头及柜场在整建期间仍维持自营方式,整建完成后,原则上将成为自营主要柜场,后续将配合港务公司经营策略及方针调整营运模式。 22.西27号码头 散装码头,主要供卸载东砂北运砂石使用,鉴于内港区部份散杂货码头将逐步减少卸载砂石,本码头将维持既有使用型态。 23.西28及西28B码头-修造工厂 维持既有使用型态,相邻水岸供待修船只靠泊使用。 24.西29~西32号码头-杂货码头 西29~西32号码头岸肩为散杂货装卸作业区,后线土地由民间经营自由贸易港区业务。 25.西33及西33B号码头-散装码头区 维持既有卸油及水泥码头之使用型态。 自由贸易港区及专业区1.自由贸易港区 本港自由贸易港区在近程阶段仍维持三区块,但将配合「基隆港西岸客运专区港务大楼兴建工程计划」执行进度检讨调整西7~西9自由贸易港区范围,详下图所示。 、
|
中国台湾省(Taiwan,China)海运港口
错漏提交
*港口查询有错误或查询不到,请在这里提交
关注西岸国际货运

随时随地查询三字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