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西部的港口。位于三宝颜半岛南端,与苏禄群岛遥望。处在狭的沿海平原,终年炎热,平均年降水量900毫米,为全雨量最少的城市之一。建于1635年,曾遭西班牙殖民焚毁,后又重建。1936年成为直辖市。港口繁忙,锚优良,为菲律宾南部的国际转运港,香港—马尼拉—大利亚航线的必经之地。出口椰干、木材和 蕉麻以及量果品等。重要的渔业基地。
港区原有自有陆向南伸展的一不对称“T”形大突堤码头,突堤顶端码头线长276米,外侧有2个泊位,前沿水深在海图基准面以下7.0-10.0米,西浅东深,为该港主要码头,目前该主码头已向西延伸222米,并将其后方填成货物堆场和中转站与陆连成一位,原主码头西段背面的3号泊位已为顺延码头所取代,主码头东段背面为4、5号泊位,水深仅6.0-6.5米。原突堤栈桥中腰东侧还伸展一小突堤,南北侧即6、7号泊位,但水深仅4.7米;原突堤栈桥根部以东的陆岸还有273米长的顺岸泊位,但很浅,仅3米左右。港内另有4个供油泊位。港口输出椰干、马尼拉麻、木材、鱼产品等。
三宝颜港是沙丁鱼出口中心,到美国,欧洲的中东和远东地区。25个航运公司通过港口进行操作,在港口范围内,并给三宝颜市经营四大船厂提供服务。
港口有19个码头,其中12个是私有的。最大船坞具有长达20艘船只容量,并直接由菲港务局管理操作。
客运也是一个重要的临港产业,每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