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博(Malabo)港口介绍
五字代码 | GQSSG | 城市 | 马拉博 Malabo |
---|---|---|---|
港口 | 马拉博 | 港口 | Malabo |
国家/区域 | 赤道几内亚 北比奥科省 | 港口类型 | 城市 ,驳船港 |
航线 | 西非 | 港口详情 | 查看 |
概况 马拉博港(Port of Malabo,GQ,港口代码:GQSSG) 位于赤道几内亚西北部比奥科(BIOKO)岛的北海岸,濒临邦尼(BONNY)湾的东南侧。又名圣伊萨贝尔(SANTA ISABEL)港,是赤道几内亚的最大海港。它是赤道几内亚的首都及全国政治及经济中心。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每年粮食进口要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4。可可是主要的出口物资,比奥科岛是可可的集中产区。主要工业有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汽车修配等。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港口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杜阿拉、利伯维尔、莫斯科及马德里等地。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西风。年平均气温约26℃,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mm,3~6月、9~11月为雨季。平均潮高:高潮为1.83m,低潮为0.20m。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3个,岸线长600m,最大水深9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汽车吊、铲车及驳船等,还有直径为152.4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作用。另有一个突提码头可泊吃水8m的油船。大船锚地水深约17m。主要出口货物为咖啡、可可、棕榈果及香蕉等,进口货物主要及建筑材料、机械、铜、肥料、石油及杂货等。节假日不工作。 马拉博市介绍马拉博(西班牙语:Malabo)是赤道几内亚首都,位于比奥科岛北端,北比奥科省省会,是该国的第二大城市。目前亦有一个名为奥雅拉的城市正在建设中,以取代马拉博作为赤道几内亚的首都。 赤道几内亚领土分为几部分,大部分领土在非洲大陆的西海岸,主要岛屿是比奥科岛,首都位于该岛的北端。另外还有安诺本岛和科里斯科岛两个离岛。 马拉博市街呈正方形,6条南北街与6条东西街垂直交叉。市内房屋多为二层楼房,带有方形或拱形前廊,具西班牙风格。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很少。总统府、大教堂、银行大厦是当地著名建筑物。比奥科岛是个火山岛,岛上风光秀丽,被誉为“几内亚湾的珍珠”。马拉博市郊林木苍翠,其间有许多火山口形成的湖泊散布。 马拉博为全国政治、商贸、金融及文化中心。这里是非洲最早种植可可的地方。也有粮食及木材加工等小型工厂。全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口,有通往木尼河省(大陆省)和西非各国的航空线。 非洲国家,顾名思义,在赤道地区。它在西非的几内亚湾,由大陆部分(约占领土的90%)和比奥科岛组成。赤道几内亚的首都马拉博却不在大陆上,而在比奥科岛的北岸。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上的比奥科岛。比奥科岛多死火山。属赤道雨林气候,年均温24-26℃,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一年两季:旱季雨季。多森林,产奥堪美木、黑檀木等名贵木材。 气候气候为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5。C,夜间气温约18。C。无四季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3-5月、9-11月为雨季,12-2月、6-8月为旱季。年平均湿度85%。 经济1991年开始开发石油后,经济出现转机。1996年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石油为重点,促进木材加工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1997年制定《经济中期发展战略》(1997-2001年),并采取了增加信贷投放量,提高可可收购价格,降低生产资料零售价格等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1997至2001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41.6%。2002年,赤几政府努力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大力推行粮食安全特别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由于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01年达91.2%。但结构单一,其它工业部门较落后。2002年日产原油达25.8万桶。在赤几开采石油的主要是美孚、埃尔夫等美、法石油公司。根据协议,赤几政府以原油偿还上述石油公司的投资。石油公司则向赤几政府支付一定比例的石油收入,作为用地费用和税款。赤几政府为获得更大份额同美孚石油公司就修改协议多次举行谈判并取得初步进展。1998年12月,议会批准了新的《石油开采法》,赤几方获得的石油份额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13%~20%。为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等工作的管理,1999年8月,赤几政府决定成立石油开采工作跟踪委员会,并宣布将今后所有石油收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石油勘探、开采协议和合同一律由经济财政部签署后交总统批准。2001年,成立国家石油公司。2002年,政府投资4.15亿美元建设的甲醇基地落成,日产甲醇2500桶,年产达92.5万吨。全国有十几个中、小型水电站和热电厂,多为外国援建,最大装机容量为3956千瓦。现有20余家外国伐木公司。 交通运输马拉博是比奥科岛的公路中心,环岛公路以马拉博为起点,另有一条机场公路。无铁路。随着财政状况的改善,赤几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一些新公路并对原有公路进行整修。 马拉博和巴塔既是主要航空港又是重要海港。全国共有5家航空公司,其中仅有1家为国营公司,包租飞机维持马拉博至巴塔航线飞行。此外,喀麦隆、加蓬、尼日利亚、西班牙、瑞士、科特迪瓦等国航空公司有飞往马德里、利伯维尔、杜阿拉、拉各斯、达喀尔、圣多美等地的定期航班。 海运业相当落后。1998年12月巴拿马一家海运公司所属的“里奥·坎波”号客货两用船承担马拉博-巴塔-安诺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喀麦隆等国内、国际航线的客货运任务。赤几海运业有一定的发展。2000年10月,赤几政府购买了一艘“DJIBLOHO”号客货两用船,开展巴塔—马拉博—安诺本岛及赤几的部分欧洲港口的客货运业务。该船可装载4个集装箱,40辆汽车和运送700名旅客。2000年,马拉博港的总吞吐量是408.26万吨,其中出口375.15万吨。 港口介绍MALABO/马拉博 港口性质:海湾港 地理位置经纬度:03°45′N,008°47′E 。位于赤道几内亚(全称;赤道几内亚共和国La República de Guinea Ecuatorial,英文The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西北部比奥科(BIOKO)岛的北海岸,濒临邦尼(BONNY)湾的东南侧。又名圣伊萨贝尔(SANTA ISABEL)港,是赤道几内亚的最大海港。 主要作用马拉博是赤道几内亚的首都及全国政治及经济中心。经济以农业为主,但粮食不能自给,每年粮食进口要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4。可可是主要的出口物资,比奥科岛是可可的集中产区。主要工业有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汽车修配等。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港口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杜阿拉、利伯维尔、法兰克福及马德里等地。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盛行西风。年平均气温约26℃,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mm,3~6月、9~11月为雨季。平均潮高:高潮为1.83m,低潮为0.20m。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3个,岸线长600m,最大水深9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汽车吊、铲车及驳船等,还有直径为152.4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作用。另有一个突提码头可泊吃水8m的油船。大船锚地水深约17m。主要出口货物为咖啡、可可、棕榈果及香蕉等,进口货物主要及建筑材料、机械、铜、肥料、石油及杂货等。 |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海运港口
错漏提交
*港口查询有错误或查询不到,请在这里提交
关注西岸国际货运

随时随地查询三字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