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汉堡港(HAMBURG,德语 Hamburger Hafen,官方使用Hafen Hamburg,港口代码:DEHAM)位于德国北部易北(ELBE)河下游的右岸(经纬度:53°33′N,009°59′E#),距离北海的出海口110公里,濒临黑尔戈兰(HELGO-LANDER)湾内,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港口性质:河港、自由港、基本港(C、M)#
历史
- 该港口是几乎一样老象汉堡的历史本身。成立于1189年5月7日由腓特烈一世为它的战略位置,它一直是中欧地区的数个世纪的主要港口,使汉堡早早进入贸易城市的发展。
- 从13世纪至16世纪,汉堡港只是作为吕贝克作为海上贸易中心的交易节点港口的第二考虑。随着发现美洲和新兴的跨大西洋贸易,汉堡超过了所有其他德国港口。在19世纪下半叶,汉堡成为中欧跨大西洋客运和货运出行的主要枢纽,并从1871年起,成为德国贸易的主要港口。自由港,于1888年10月15日成立, 使贸易商出货和囤货,而无需通过海关,并进一步加强汉堡在与周边国家的海上贸易的地位。
- 仓库城,今天汉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一家大型的码头区在河的北岸3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建于19世纪80年代作为自由港的一部分,以应付不断增长的货物存放数量。
- 汉堡造船厂一战和二战之后失去了两次,德国1945年和1990年之间的割据后,汉堡港丢失了它腹地的许多贸易联系。然而,由于德国统一,柏林墙的推倒,以及欧洲的扩张,汉堡取得了实质性的地面作为欧洲主要的物流中心之一,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汉堡港始建于1189年5月7日,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在自由港的中心有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城,面积达50万平米。同时,它有别于其他海港,那就是它位于欧洲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经互会这个欧洲市场的中心,从而使它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中转海港。它是德国重要的铁路和航空枢 纽,市区跨越易北河两岸,市内河道纵横,多桥梁,在易北河底有横越隧道相通。工商业发达,是德国的造船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除造船外还有电子、石油提炼、冶 金、机械、化工、橡胶及食品等。
港口距机场约15km。该港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偏西风,温和湿润,冬雨较多。年平均气温最低1月份为-4℃,最高7月份为20℃。全年平均降雨量约800mm。平均潮差为2.8m。
汉堡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为44km平方公里,水域为31km平方公里,另外16平方公里为自由港区。主要码头泊位如下:
码头类别 | 泊位(个) | 岸线长(m) | 最大水深(m) |
散、杂货 | 17 | 3469 | 14.3 |
集装箱 | 33 | 7057 | 14.5 |
油码头 | 25 | 6583 | 14.2 |
| 75 | 17109 |
|
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桥吊、可移式吊、抓斗吊、汽车吊、浮吊、吸扬机、输送带、铲车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1200吨。吸扬机装卸谷物的效率 每小时为1300吨。在欧罗巴集装箱码头有超巴拿马型的集装箱装卸桥,负荷80吨,吊臂伸展跨距至岸边铁道外48m,向内可伸展23.5m,在起重高度 31m时,起吊负荷为68吨。码头上露天货场为82万平米,货棚为105万平米(另有12万平米可调节温度的),油库总量达380万吨,粮仓容量为74万 吨。在易北河的大船锚地水深达36m,可泊特大型的油船。港内不仅设备先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被称为“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和“欧洲最快的转运港”。
汉堡港有近300条航线通向世界五大洲,与世界1100多个港口保持着联系。每年进出港的船只达1.8万艘以上,铁路线遍及所有码 头,车厢与船舶间可直接装卸。该港作为欧洲重要的中转港,具有广阔、迅速而节省的能力到达内陆各个国家。汉堡是世界最大的自由港,大多数中转货物都经过自 由港,在16k平米的范围内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免税区域。其中仓库面积达60万平米,货棚面积达76万平米。海关对报关的货物均不作检查,也不征收关税, 只有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由当地海关检查和收税。这样对货主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货物进入汉堡自由港区后,不用提货,货主即可降低价格与客户洽谈生意。在自 由港区内货物的堆存期没有规定,只要按要求支付堆存费和装卸费即可。
汉堡港主要进口货物为煤、木材、矿石、原油、棉花、粮谷、水果、羊毛、烟叶、菜油、冰 肉、蛋白、橡胶、咖啡、可可及杂货等,出口货物主要有焦炭、水泥、钢铁、机器及零件、车辆、电气用品、石油、人造肥料、糖、盐、粮食、磁器、玻璃器皿、纸 张及化工品等。1994年货物吞吐量达6832万吨,比1993年增长3.8%,创历史最高纪录。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72.5万TEU,比 1993年增加9.6%。该港对船舶的特检、一般修理、临时修理、坞修均可解决。有21个浮船坞,升举能力达13万载重吨,干船坞最大可容纳32万载重吨 的船舶。在节假日中,除元旦、国际劳动节(5月1日)、圣诞节(12月25 日)之外,均可安排作业。
目前汉堡港已建立了欧洲第一流的港口情报系统──DAKOSY(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在港内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可用于各种运输手段之间的协作,是 货主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的手段。将来计划是把与汉堡有关的各界和顾客连成一个数据网络,与德国铁路全面联网以提高铁路货物的运输;与海关联网以进行计算机输 入报关等事项。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汉堡市最近宣布将在阿尔滕韦尔代尔开发250万平米的新集装箱装卸区的计划,总共有4个集装箱码头,每个码头岸 线长约350m。到1995年预测汉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可达320万TEU。到21世纪,汉堡港将成为欧洲大经济圈的中心,预计该港区2000年的货物 吞吐量将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可达400万TEU。
数据
每年大约10,000船舶停靠,沿途共43公里长的码头为远洋船舶提供进300个泊位,每周有1200多个火车货运班次,有4个在德国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周围提供专门处理项目出货量和散装货物的设施50个,市区范围内约7300物流公司 - 全年货运吞吐量为1亿4570万吨,包括周围的970万标准箱(TEU)。汉堡是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15-16位。
杂散货
在2014年散杂货吞吐量同比增长1.7%,共计4300万吨,占总吞吐量的29.5%的市场份额。

海运货物装卸
总吞吐量达 1 亿 4570 万吨,占 4.8%。同比历史记录1 亿 2700万吨增长 6.1%。

集装箱搬运
在 970 万 TEU (20GP标准集装箱),汉堡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5.1%,货柜吞吐量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货运服务增长9.8%。大约 300 万标准箱,中国是汉堡的集装箱运输最重要伙伴。

传统杂货装卸
非集装箱杂货吞吐量达到 200 万吨 (上涨3.8%) ,2014年的增长同时得益于铁、 钢、 纸张和木材,包括进口的热带水果占比19.6%,达到188,000 吨。

最热门的 10个贸易伙伴的海运集装箱运输
在汉堡港的十大贸易伙伴,波兰达到395,000 TEU (上升 22.6%) ;印度 232,000 TEU (上升了 14.9%) 。总体而言,在波罗的海地区,在 2014 年只能达到 0.5%的小幅增长,转运服务的发展受到俄罗斯预期低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