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北仑港区,系深水良港,位于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东至柴桥镇穿山港的人渡码头。因邻近有小岛北仑山得名。地理座标北纬29°56′282″,东经121°53′052″(以北仑山顶为准)。系海港,港区水域自甬江口经北导流堤的堤头灯塔,至长跳嘴灯桩连线以东,从澥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至金塘岛东南端宫山与大榭岛北端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面积150平方公里。
自然条件
北仑港区港域大部分水深在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在700米以上。2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3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水域广阔,可供锚泊作业水面有34平方公里,约可容万吨以上船只300艘同时锚泊。金塘、大榭、大黄莽等岛屿环列东、西、南三面,构成天然屏障,台风侵袭时,港内波浪较小(实测强台风时波高约2米左右),年作业可达340多天。岸线长而顺直,沿岸超陡水深流顺,不易落淤,10米以下水下岸坡相对稳定,无需疏浚。可利用深水岸线17.5公里,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约50座。港区位于南北航线与 长江干线交汇处附近,距长江口仅70海里,紧邻上海,与天津、神户、大阪、高雄、香港、武汉等构成近乎等距离水运网络,有条件成为 华东地区外贸深水大港、各主要港口的深水中转港。陆域宽广,可供开发海滩五、六十平方公里。背靠陆域施工材料砂石资源丰富,可就地开采。生活供应方便。
规划的北仑港区包括大榭岛、梅山岛和穿山岛,深水岸线达120公里以上,可建各类生产性泊位285个,其中深水泊位152个。目前已建成投产27个深水泊位,其中有10万吨级、20万吨级矿石中转泊位(可靠泊30万吨级特大型货轮)、25万吨级原油码头、8万吨级国际集装箱泊位和煤炭专用泊位及通用泊位。现在北仑港区已发展成拥有多座深水泊位组成的大型泊位群体,形成了综合性的深水大港。
集疏条件
北仑港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2008年新辟集装箱航线19条,累计210条,其中远洋干线118条,近洋支线47条,内支线18条,内贸线27条。月均航班900班,最高月航班达917班。
北仑港区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配有7台悬臂式卸船机,台时效率为2100吨;3座2.5万吨级装矿泊位和1座5万吨级装矿泊位上有4台移动式装船机,台时效率为4200吨;矿石堆场上有6台斗轮堆取料机;卸矿泊位、装矿泊位和堆场由2条宽1.6米的固定式皮带输送机相连接。全部装卸流程由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共有矿石专用堆场29.61万平方米,总容量达300万吨,年接卸进口铁矿砂能力可达4000万吨以上,适应开展大宗散货国际中转业务的需要,北仑港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进口铁矿中转基地。
简介
北仑港,位于宁波北仑区北侧海岸线,即甬江口门东侧金塘水道南岸,西起甬江口岸长跳嘴灯桩,因岸线中段的小岛北仑山而得名。1989年我国交通部命名了四大国际深水良港,宁波的北仑港名列其中,是四大深水良港之冠。1998年吞吐量为8700万吨,(自1998年起)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 海港。200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7.2万标箱。
1978年开始开发北仑港以来,它得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1991年10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北仑港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1992年5月1日李鹏总理亲临北仑港,亲笔题词“东方大港”。这些年来,到北仑港视察的还有朱容基、乔石、李瑞环、邹家华、李铁映、陈慕华、杨尚昆等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北仑港区港域大部分水深在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在700米以上。2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3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年作业可达340天。
北仑港深水岸线达120公里以上,可建各类生产性泊位285个,其中深水泊位152个。目前已建成投产27个深水泊位,其中有10万吨级、20万吨级矿石中转泊位(可靠泊30万吨级特大型货轮)、25万吨级原油码头、8万吨级国际集装箱泊位和煤炭专用泊位及通用泊位。现在北仑港区已发展成拥有多座深水泊位组成的大型泊位群体,形成了综合性的深水大港。目前,北仑港区的煤炭接卸能力已超过1000万吨;北仑港区的原油和成品油吞吐能力已超过3000万吨。北仑港区宽阔的深水锚地和优越的 地理位置是开展国际集装箱、海上原油过驳、散杂货运输、化肥灌包中转的理想区域。
外贸易情况
对外贸易:2008年全市 口岸进出口总额140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5%。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为678.4亿美元,增长20.1%,其中出口463.3亿美元,增长21.1%;进口215.1亿美元,增长17.9%。
贸易结构: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为25.3%;加工贸易进口额占全市进口总额比重为30.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额、进口额占全市出口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3.5%和57.2%。
产品结构: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3%,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额上亿美元的产品达84个,增加17个;进口额上亿美元的产品达37个,增加6个。
外贸企业:2008年全市新增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1900家,累计突破1万家,达10758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9085家。其中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达46.6%,比上年增长28.2%;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2.4个百分点;进口额占全市进口总额比重达29.3%,增长10.3%,拉动全市进口增长3.2个百分点。
贸易伙伴:2008年直接与我市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211个。
利用外资:2008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1.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4%,实际利用外资25.4亿美元,增长1.3%,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其中第三产业新批项目227个,实到外资5.4亿美元,增长23.0%;交通运输仓储业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142.3%。
对外合作:2008年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15.7亿美元,增长36.7%,其中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7.5亿美元,增长26.8%。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124家, 项目总投资额3.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3.1亿美元,增长112.2%。